惊人的穷人定律: 穷人很少有贵人拉一把, 真相有三个
《财富自由》里说:“一个人之所以越混越穷,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赚钱的秘诀。”
任何时代,赚钱的重要秘诀,就是“跟对人,走对路”。
比方说,春秋时的猗顿,遇到财神范蠡的指点“欲速富,当畜五牸(母畜)”,然后猗顿去西河一带发展养殖,也富起来了。
毫无疑问,人脉资源,是穷人翻身的重要资源。正所谓,做万件事,不如贵人引路。
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富人,到偏远、落后、穷苦的家庭,开展施舍活动,还做了宣传。
那为什么富人没有来到你的身边,拉你一把呢?
顺着问题思考,看清真相,也就看清了穷人没有人脉的规律。
01
一双穷手,不愿意帮助他人。
晋朝的陶侃,应该很多人都熟悉。
他出身南方寒门,父亲早亡,靠母亲日夜纺织,赚取生活费。
母亲还凑钱,让陶侃读书;还常常说教导,务“使结交胜已”。
在读书期间,陶侃懂得很多道理,也结交了很多的朋友。
有一天,朋友范逵等人,要去京城,路过陶侃家门口。此时,大雪封山,陶侃毫不犹豫让朋友一行在家住几日。
陶侃和母亲把楼板取出来,用来烧火取暖,把稻草席子剁碎用来喂马。
范逵等人大为感动,到了京城,就多番推荐。很快,陶侃被很多官员熟知,并得到举荐的机会,进入官场。
能够遇到贵人的人,有一个特点:再穷,都可以帮助人。心中常常这样想,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。
而遇不到贵人的穷人,就不一样了。他们认为,富人帮助自己,是理所当然的;富人来施舍,是为了出名,而不是诚心助人,不要去回报。
可怕的是,穷人看到有人落难了,连搭把手的想法都没有。
比方说,大街上,遇到环卫工,推着车,艰难地上坡。他不会帮一把,反而嫌弃推车很臭,甚至都和环卫工吵起来。
人总是不愿意搭把手,素质就降低了,遇贵人的机会,自然就错过了。要知道,环卫工也可能是当地的拆迁户,其儿女可能是公务员。
最可怕的是,有人对穷人伸手了,穷人却把手收起来,不愿意牵手。穷人以为,别人拉自己,应该是居心不良。
02
一双穷眼,总是嫉妒别人。
如果你的老同学,被提拔为地方的大官。
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呢?
也许你是这样想的,也逢人就这样说:“他啊,是因为有一个在省城做官的姐夫。要不然,怎么会被提拔呢?”
如果你的老乡,在深圳开了公司。
你也许会这样说:“他啊,少年时去打工,总是在厂里做偷鸡摸狗的事情,因此积累了一笔钱。要不是这样,他哪有本事开公司?”
是的,在你的眼睛里,满世界的达官贵人,都是走狗屎运,走见不得光的路,赚了昧良心的钱。
为什么你肯定别人的成绩,就那么难吗?一定要仇富仇官吗?
当一个人仇富仇官的时候,其实是把富人,官员,当成了自己的对立面。想一下,彼此划清界限的人,为什么要拉你一把?
有一位哲人说得好:“嫉妒就像一只苍蝇,经过身体的一切健康部分,而停止在创伤的地方。”
你的眼睛带着伤痕,那么你看什么都是伤痕累累的;你的眼里带着阴霾,看什么都是一团糟。
再去看那些被帮助的穷人,他们得到一点点好处,就眼里有光。各种感激的眼神,都在其中。
没有人帮助的时候,他们看富人,就默默学习致富的经验,也会虚心请教;如果有熟人做官了,第一时间是祝贺。
眼里有光的人,那么他看到的,都是正能量,从而人生积极向上,从他人身上去模仿,学习。
03
一双穷脚,不会走向贵人。
程门立雪的典故,大家也熟悉。
一个要读书的人,走了很远的路,去拜见老师。当时是冬天,雪花飘飘,而老师正在休息。
读书人为了不打扰老师,在门口站了很久。
老师看到读书人,备受感动,于是倾其所学。
秦朝末年的张良,刺杀秦始皇失败,变成了通缉犯,就隐居在下邳。
一个老人和张良约定,第二天一大早,到桥头见面。
结果张良来晚了,被老人批评一顿。
第三次约定的时候,张良半夜就起来,在桥头等待。老人很满意,然后送张良一本“太公兵法”。从此,张良学有所成,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功臣。
俗话说:“读万卷书,不如走万里路;走万里路,不如名师指路。”
这名师,也不是你等来的,需要你走着去拜访吧。
就像上学,不是在家里坐,而是一大早起来,去学堂。
就像谋业,要记住“家贫走他乡”的规律。
就像成大器的人,大丈夫志在四方。
人穷的时候,还一直坐等,那就肯定会更穷。
穷人要是躲起来,财神都找不到。这要致富,简直是一个笑话。
04
如果你没有遇到贵人,那就多看看,哪一些穷人,常常遇到贵人。你很快就会找到积累人脉资源的方法了。
其一,学习富人官员,提升自己的本事,让自己值得被帮助。
其二,用心去发现正能量,也参与正能量的事情,提升自己的人品。
其三,走出去,到有发展机遇的地方去,靠近有光的人。
不管你多穷,都要这样:“生活虐我千百遍,我待生活如初恋。”
你是光,为自己引路,也为别人引路,也被贵人发现,事事如意。